近年来平桥区以"庭院经济"为抓手,将闲置庭院转化为"产业庭院""文化庭院""生态庭院",串起茶田、湖畔、古村的散落资源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,实现"小庭院"带动"大发展",让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照进现实。
政策扶持+资源整合,激活闲置庭院"变身"新动能。平桥区通过政策引导、资源整合、品牌打造三措并举,破解乡村闲置资源利用难题。出台专项扶持政策,对发展特色民宿、农家乐的农户提供装修补贴、经营奖励,并开展种植养殖技术、服务接待等专业培训;整合闲置房屋、土地、山林等资源,在明港镇新集村等地引导村民将荒废院落改造成村史馆、民宿、茶馆等,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。
同时,着力打造"信阳小院"品牌,通过举办文旅活动、抖音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,全方位展示特色庭院魅力,推动"小而精"的庭院经济走向更广阔市场。
经济增收+环境改善,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。 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"新引擎"。截至目前,平桥区登记在册的"信阳小院"达9家,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,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,人均年增收约1.2万元。
在激活经济的同时,乡村面貌也实现"颜值跃升"。村民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,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等10多个村落通过庭院改造,呈现"村净、景美、人和"的宜居画卷。建成以城阳城王厂村、五里办郝堂村为代表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9个、以城阳城址管委会、五里店街道办事处为代表的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4个、以五里镇怡丰园、洋河镇大山头生态园为代表的省级休闲观光园区5个。
品牌打造+文化赋能,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。创新"小院+多元体验"模式,推动农业、文化、旅游深度融合。钟山茶事以茶文化为核心,融入非遗体验、青年夜校等元素,成为传播茶马古道文化的重要载体;有囍·茶事小院则以精致场景打造休闲消费新空间,成为网红打卡地。
在产业联动方面,构建"庭院生产—合作社加工—品牌销售"全链条,培育"郝堂酱菜""新集牛肉丸子"等地理标志产品,带动村民就业增收。更将非遗文化融入庭院经济,发展竹编、木雕、特色小吃等非遗产业,让小庭院承载起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功能。
如今,平桥区的"庭院经济"正以"小而精"的特色,实现经济价值、生态价值、文化价值的"广而深"拓展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