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全市“十百千万”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程火热开展。“十”:即全市规划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(每县区1个),辐射2-3个乡镇;“百千万”:即建设上百个引领村、上千个示范村、完成上万人居环境整治村。罗山县县首批示范区将铁铺镇、灵山镇全域纳入。三年来,铁铺镇“不靠运气靠志气”,在九个领域大胆试错,愈战愈勇,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。
一是总体规划上,从“闭门造车”到“煮茶座谈”。之前铁铺镇在示范区总体规划上,存在着一定的“等靠”思想,依赖专业设计,对照全县示范区总规划、SUC未来社区规划等进行“闭门造车”。去年初,铁铺镇创新开展“煮茶座谈大走访”,广泛发动镇村干部参与,前后邀请产业带头人、老支书老干部、文旅电商达人、群众代表等120余人,谈思路、说制约、提建议、聊心声,归纳梳理了全镇“急难愁盼”清单和产业发展思路共91条,共商共议符合铁铺、群众满意的乡村振兴道路。
二是推进机制上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齐头并进”。之前铁铺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,由党委副书记抓乡村振兴,出现了推进协调机制不顺畅的问题。因此,该镇用改革的思路去大胆探索破解,由镇党委书记作为总“施工队长”,成立起乡村振兴“一办五组”,各司其职,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,针对各个条块闭环督查,形成了正向推进效用。
三是产业定位上,从“追求一产规模化”到“三产带一产强二产”。前期未充分考虑铁铺镇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地形和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制约,无法形成像罗山北部乡镇的农业规模。2023年,市委领导充分调研铁铺镇后,为铁铺镇“量体裁衣”,制定了“三产带一产强二产”的产业发展定位,做大红色研学、康养休闲的三产,做强供港蔬菜、茶叶、油茶的一产,做精毛尖、茶油、豆腐、粳米精深加工的二产。
四是宣传招商上,从“埋头干活”到“主动出彩”。前期,铁铺镇的宣传“出位”效果不强,在国省市县四级官媒报道的基础上,没有大胆宣传追求火速出圈。去年起,铁铺镇强化干部能力培养,组织干部到县融媒体中心跟班学习视频剪辑、宣传报道,在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视频20余期,大走访集锦、青蓬推介、集市探店等作品收获火爆点赞转发,宣传成绩名列全县前列。借宣传引流之势,三年来铁铺镇成功签约落地了有稻山房乡村综合体、北安万安康养民宿、红点人家研学基地、何家冲绿生源油茶基地4个项目,青蓬村清福居茶旅民宿、文庙村平息寨乡村综合体2个项目有望落地,6个招商引资项目涵盖一、二、三产,预估总签约金额5000万元以上。今年全镇干部紧跟发展趋势,学习运用DeepSeek、豆包等AI科技手段,生成PPT、讲解词、AI解说员、旅游路线规划等。
五是服务企业上,从“引进人才”到“产业配套”。前期,铁铺镇围绕红色研学、康养文旅产业大力招商,一大批“归乡人”“新乡人”“原乡人”投入到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。在此基础上,精准服务企业,实施了如有稻兰花别院、天佑佳禾智慧展厅、竹冲旅游环线等14个产业配套项目。在精细孵化和“三产融合”效应下,有稻山房、天佑佳禾、明珠农业、大别山精米厂4家企业获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,有稻山房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初审通过。
六是项目资金上,从“撒胡椒面”到“握指成拳”。现在大量的资金都落到项目上,如果谋划不及时、包装不精准、储备不够优,很多好的项目政策和资金就争取不到。铁铺镇建立了“多个渠道进水,一个龙头出水”的资金整合机制,让分散的项目资金“握指成拳”,把来之不易的钱花在刀刃上,推动“人、地、钱”等要素资源向产业发展薄弱环节用力。先后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项目,推动群众就业增收。镇级集体经济强村企业——红途公司累计开展红色研学教培2295期,覆盖学员81047人次。1800余名群众通过集体经济实现就业增收,一大批村民变身服务员、售货员、保洁员,仅民宿餐饮行业就有效带动400余人本地就业,蔬菜茶叶成熟季时群众就地务工收入不低于180元/天。
七是外出学习上,从“照搬照抄”到“活学活用”。前期,县委县政府组织示范区乡镇去浙江学习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但铁铺镇在实践中却未完全强化群众的内生动力,激发“造血”能力。铁铺镇立足本土优势,深挖特色资源,针对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,今年克服“重建设、轻运营”现象,依托集体经济,选育本土能人、运营人才、非遗达人,做大做强“小院经济”,积极融入全市“大别红营”研学品牌,开发设计叶雕、皮影、伴手礼等文创产品,虹吸八方游客。
八是人居环境上,从“千村一面”到“特色各异”。从全省全市来看,示范村越来越多,但很多大同小异,不是我们想要的乡村的味道,建什么、怎么建、怎么管,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。铁铺镇充分听取群众建议,引导群众参与,挖掘文化内涵,因地制宜打造了展现绿色文化、饮食文化、诗词文化、廉政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军事文化、酿酒文化、民俗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村民组,效果比较好。
九是干部能力上,从“稀里糊涂”到“四个明白”。三年来,铁铺镇广泛开展“乡村振兴大讲堂”30余期,党政班子、部门负责人、机关干部轮流上台“亮晒比”,话驻村心得、讲工作经验、谈发展思考,在全镇形成了锻造精兵的正能量。去年,铁铺镇9名干部参加了全县模块化大比武,综合成绩全县靠前。今年,铁铺镇在党委工作会议上,提出了12个“比一比”,鼓励全镇干部人人争做“学明白、想明白、干明白、讲明白”的新时代好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