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阳市统计局
2025年4月15日
2024年,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深入推进“1335”工作布局,抢抓机遇谋发展,砥砺奋进创新篇,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一、综 合
初步核算,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073.36亿元,比上年增长5.2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99.51亿元,增长3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986.79亿元,增长7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1587.06亿元,增长4.7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16.3:32.1:51.6。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010元,增长6.6%。
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00.2万人,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3.2万人,乡村常住人口277.0万人;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.85%,比上年末提高1.14个百分点。全年出生人口3.7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6.09‰;死亡人口5.3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8.80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2.71‰。
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.57万人,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.92万人,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.69万人。
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上涨0.1%。其中,食品价格下降0.9%,非食品价格上涨0.3%;消费品价格与上年持平,服务价格上涨0.1%。
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。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,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技术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.7%、14.4%、9.2%。新动能投资表现亮眼,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7.1%,其中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0.6%,中药饮品加工投资增长81.9%。新兴服务业活力彰显,全市规模以上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8.5%、21.4%、18.2%。新型消费热度提升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重为22.6%,较2023年提高8.5个百分点。
二、农业
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42.38千公顷,增长0.1%。其中,水稻播种面积506.59千公顷,增长0.9%;小麦播种面积311.61千公顷,下降0.3%。蔬菜播种面积139.34千公顷,增长0.9%。
全年全市粮食产量582.84万吨,增产0.2%。其中,夏粮150.09万吨,增产2.6%;秋粮432.76万吨,减产0.6%。蔬菜产量443.40万吨,增产1.3%。水产品产量29.13万吨,比上年增长2.3%。猪牛羊禽肉产量43.88万吨,增长4.5%。禽蛋总产量37.01万吨,下降10.0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.8%。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.2%,集体企业下降78.5%,股份制企业增长8.4%,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.0%,私人控股企业增长8.1%。分重点产业看,六大主导产业增长6.8%,传统产业增长9.1%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3.7%,高技术产业增长14.4%,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6.3%,高载能产业增长9.2%。
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673万千瓦,比上年末增长13.1%。其中,火电装机容量241万千瓦,水电装机容量27万千瓦,风电装机容量166万千瓦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39万千瓦。
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.8%,产品销售率97.7%,利润总额增长12.0%,资产负债率57.3%,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9.92元。
全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80.5亿元,增长7.7%。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264.4亿元,增长5.7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,下同)比上年增长8.1%。其中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1.6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.0%;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.6%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.5%,民间投资增长14.4%,工业投资增长28.0%。
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6.2%,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4.5%。全年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16.4%,新开工面积下降40.5%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7.8%,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2.2%。
五、国内贸易
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.04亿元,比上年增长7.1%。分城乡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45.57亿元,增长6.9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.47亿元,增长7.9%。分行业看,批发业零售额90.03亿元,下降3.4%;零售业零售额921.70亿元,增长9.7%;住宿业零售额34.56亿元,增长5.8%;餐饮业零售额376.74亿元,增长3.7%。
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.9%,饮料类增长26.9%,烟酒类增长16.9%,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类增长16.9%,化妆品类增长1.8%,金银珠宝类增长11.6%,日用品类增长7.7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.3%,中西药品类增长7.9%,文化、办公用品类增长30.5%,家具类增长22.7%,通讯器材类增长14.8%,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.6%,汽车类增长7.8%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5.1%。
六、对外经济
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59.2亿元,比上年下降2.9%。其中,出口39.5亿元,增长2.4%;进口19.6亿元,下降12.2%。
全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2个;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15.4亿元,增长16.0%。
全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1116万美元,增长32.5%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163万美元,增长37.2%。
七、财政金融
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93.89亿元,比上年下降6.5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.54亿元,下降8.5%。其中,税收收入88.12亿元,下降11.2%;非税收入41.41亿元,下降2.3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8.56亿元,增长3.3%。其中,教育支出126.48亿元,增长5.6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.26亿元,增长5.1%;民生支出505.99亿元,增长4.7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.7%。
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207.93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1.2%,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414.35亿元,增长12.3%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836.74亿元,增长8.8%,其中住户贷款1413.41亿元,增长4.3%。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45.7%,新增存贷比36.8%。
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,上市公司境内市场A股总市值176.65亿元。
全年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0.31亿元。其中,财产险保费收入29.41亿元,人身险保费收入90.90亿元。赔付支出与给付58.34亿元。其中,人身保险赔付21.73亿元,财产保险赔付36.61亿元。
八、交通运输、邮电
全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(不含铁路、民航)下降0.2%,旅客周转量(不含铁路、民航)下降1.0%。机场旅客吞吐量32.28万人次。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9396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53公里。
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07.76万辆,其中私人汽车102.34万辆。轿车保有量48.03万辆,其中私人轿车46.46万辆。
全市邮政业务总量33.57亿元,比上年增长33.7%。快递业务量2.50亿件,增长70.4%;快递业务收入14.79亿元,增长35.5%。全市电信业务总量58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9%。年末移动电话4G用户229.6万户,5G用户354.5万户。年末互联网用户864.5万户。
九、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
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8元,比上年增长6.3%;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871元,增长5.0%。按常住地分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63元,增长7.8%,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39元,增长5.6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4元,增长5.5%,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25元,增长4.6%。
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6.13万人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9.73万人。其中,参保在职职工83.76万人,参保离退休人员35.97万人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1.65万人,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.3万人。
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18.75万人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.94万人。其中,参保在职职工35.73万人,参保退休人员20.21万人。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9.10万人。全年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58.69万人次,直接医疗救助支出3.91亿元。
全年全市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.97亿元,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.85万人;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.75亿元,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4.40万人。
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545张。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88个,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77个;社会服务床位33032张,其中养老床位32532张;收留抚养和救助各类人员13000人日,其中养老人员12835人日。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3.50亿元,福利彩票公益金1.64亿元。
十、科学技术和教育
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9个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0家,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3家,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。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。全年签订技术合同719份,技术合同成交额38.06亿元。
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,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,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。全年专利申请3510件,授权专利3346件,有效发明专利1031件。
年末全市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18个。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223个,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92张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,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4.71万台件。制定、修订地方标准91项,新建计量标准4项。24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年末共有天气雷达站1个,区域气象观测站227个,地震观测台项4个,地震观测台网3个。
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所,招生6.20万人,在校学生17.25万人,毕业学生4.74万人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25所,招生1.72万人,在校学生5.24万人,毕业学生1.92万人。普通高中81所,招生7.47万人,在校学生20.69万人,毕业生7.00万人。初中328所,招生11.44万人,在校学生34.62万人,毕业学生11.76万人。小学718所,招生7.12万人,在校学生56.03万人,毕业生11.51万人。特殊教育10所,招生286人,在校学生1675人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.42万人。“两免一补”安排资金11.07亿元。资助困难学生62.23万人次。
十一、文化旅游、卫生健康和体育
年末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8个,文化馆、群艺馆18个,公共图书馆12个,博物馆40个。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座,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%。电视台1座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%,有线电视用户16.92万户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,省级121处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。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1个,已开放市级档案186159卷(件)。
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799.4万人次,其中国内游客5798.9万人次。旅游总收入356.4亿元,增长1.9%。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93处,其中4A级以上景区24处。年末星级酒店(三星级及以上)40家,国际和国内旅行社56家。
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64个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310个,妇幼保健院(所、站)11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,专科疾病防治院(所、站)2个。病床床位46659张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44365张。卫生技术人员51434人,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948人,注册护士22617人。卫生监督机构11个,卫生技术人员350人。乡镇卫生院183个,床位11141张,卫生技术人员9329人。
全年全市运动员共取得31枚金牌,获得全省冠军30个。
十二、资源、环境与应急管理
年末全市已发现矿种51种,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5种,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5种。
全市年平均气温17.3℃,平均年降水量1019.6毫米。用水总量20.01亿立方米,增长11.9%。其中,农业用水15.60亿立方米,增长18.1%;工业用水0.74亿立方米,下降7.2%;生活用水3.67亿立方米,下降5.1%。
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.1%。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1180.20万吨标准煤,增长2.9%。全社会用电量180.30亿千瓦时,增长7.2%。其中,第一产业3.91亿千瓦时,增长10.1%;第二产业63.94亿千瓦时,增长2.1%;第三产业46.00亿千瓦时,增长8.9%;城乡居民66.45亿千瓦时,增长11.3%;工业用电量61.23亿千瓦时,增长3.3%。
全年全市在监控的河段长度中,I-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00%。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.8%;二氧化硫平均浓度4.0微克/立方米,比上年下降33.3%;PM10平均浓度58.0微克/立方米,比上年下降3.3%;PM2.5平均浓度37.6微克/立方米,比上年下降6.1%。
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区5个;自然保护区9个,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,省级5个,自然保护区面积19.01万公顷。
全年全市营造林面积49.64千公顷,比上年增长28.9%,其中人工造林18.55千公顷,增长22.0%。退耕还林面积19.33千公顷。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168.83千公顷。天然林保护工程137.99千公顷。森林覆盖率36.71%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,省级森林公园8个。
全年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4.10千公顷。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.0亿元。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.65万元。
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3起,死亡84人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2.73%,事故直接财产损失1.25亿元。
注:
1、本公报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2、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3、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《三次产业划分规定》,第一产业是指农、林、牧、渔业(不含农、林、牧、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);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(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),制造业(不含金属制品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)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,建筑业;第三产业即服务业,是指除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(剔除国际组织)。
4、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包括绿色食品、时尚纺织、绿色建材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。
5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高端装备制造产业,新材料产业,生物产业,新能源汽车产业,新能源产业,绿色环保产业,航空航天产业,海洋装备产业等九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。
6、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,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,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,信息化学品制造业。
7、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统计口径有调整。
8、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财政局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市税务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教体局、市科技局、市民政局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交通局、市水利局、市水文局、市林业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市卫健委、市医保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档案局、市应急管理局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气象局、市邮政管理局、人行信阳支行、市银保监局、市金融工作局、国家统计局信阳调查队、市民航局、市供电公司、市通信管理办等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