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主汛期临近,信阳市城市管理局立足“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救大灾”,持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,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,全面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。
一是明晰责任体系。系统复盘总结2024年防汛经验,修订完善《中心城区2025年防汛工作手册》及排水防涝、立交涵洞应急处置、供水安全等专项预案,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责、明确任务分工、优化应急流程,建立“分级响应、精准施策”的预案体系,实行“蓝、黄、橙、红”四级应急指挥,完善防汛会商、工作调度、信息“叫应”、值班值守、防汛检查等工作机制,更新中心城区内涝风险一张图,压实“市-区-街道-社区”四级防汛责任联动体系,确保责任传导到一线、措施落实全覆盖。
二是强化隐患排查。实施双线排查,织密防控网络,自2月份起,组织防汛成员单位落实“汛前检查+专项排查”,建立城市易涝点和重要基础设施风险隐患台账,对40处重要风险点落实整治和管控措施,实行闭环管理,跟进安全隐患整改销号。开展中心城区排水设施清淤疏浚专项行动,完成主次管网清淤410余处、河道清淤850立方米,更换修复雨水井篦105处、安全防坠网280处。加快推进易涝点整治、排水管网新建改造、排水通道整治疏通等工程项目建设,新改建雨水管网90公里、污水管网48公里,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,发挥工程排涝效益。
三是提升应急能力。强化实战导向提升应急能力,建立“基础储备库+现场储备点”两级保障体系,全面清点补足雨衣雨靴、救生设备、应急照明等常备防汛物资,组建了20支1033人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,配备了龙吸水排水泵车7台、移动式发电车8辆、移动照明车6辆、水陆两栖救援车9台等抢险救援专业设备,开展多场景防汛综合演练,提升应急队伍“防、抢、撤、救”全流程处置能力。升级中心城市智慧水务平台功能,增设86处监测点,扩大对城区内涝积水点、排水管网、城市河道、排涝泵站等监测范围,提升排水防涝智慧化水平。加强汛期值班值守,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,立交涵洞、地质灾害点、易涝风险点值守力量24小时备勤,密切关注雨情水情,确保险情早发现、早处置,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。
接下来,信阳市城管局将持续完善监测预警、会商研判、应急联动机制,加快推进排水防涝工程建设,落实内涝风险点应急管理措施,以万全准备应对极端天气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