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阳:“弱麦”强链兴乡村

2025年05月12日 来源:信阳日报

  初夏时节,走在豫南田野中,金色麦浪随风荡漾,阵阵麦香扑面而来。

  “扬麦15弱筋小麦抗病虫害能力强、产量高、收益好,我们在淮滨县8个乡镇共种植了6万亩弱筋小麦,今年预计每亩可收获小麦约450公斤,较去年每亩增收50斤左右。按照市场价格测算,预计收入1000多万元。”昨日,在淮滨县芦集乡百亩弱筋小麦示范种植基地,淮滨县淮河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灿岭搓着手中的麦穗,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
  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不断调优种养结构、扩大经营规模、打造特色品牌、延伸产业链条,信阳市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,弱筋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260多万亩,成为全国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。

  为提升弱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,市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弱筋小麦产业发展这条主线,整合各类项目资源,开展弱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发。在原有扬麦13、扬麦15、扬麦28、扬麦30等品种基础上,新引进推广扬麦33、扬麦36、信麦163、信麦129等新品种。“我院不断加强与农技推广部门的协同配合,依托新育成和引进鉴定的优质小麦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,在各县区创建了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或弱筋小麦提质增效示范基地,为全市小麦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品种和技术支撑。”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研究员周国勤说。

  弱筋小麦是制作饼干、糕点等食品的重要原料,市场需求量大。信阳市坚持以弱筋小麦为重点农业特色产业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政策引导和企业带动为抓手,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,不仅用于传统面粉加工,还拓展至酿酒、健康食品等领域。

  目前,淮滨县已建成省级弱筋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,聚集面粉加工、食品生产等多家企业,年加工弱筋小麦25万吨。同时,开发饼干、蛋糕等烘焙食品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2016年,淮滨县粮食部门与五粮液集团签订5万吨弱筋小麦产销协议。

  息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100万亩,全产业链产值38.69亿元,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6.29%,辐射带动10余万户农户增收。息县与茅台酒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为其提供优质有机小麦原料,成功实现“息麦酿国酒”目标。目前,息县已培育规模较大的弱筋小麦关联企业(含农民专业合作社)12家,并大力实施商标战略,注册商标30余件。

  此外,平桥区、罗山县、固始县等县区将弱筋小麦列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,在政策扶持、资金投入、农机农艺融合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。

  从良种培育到全链增值,信阳市弱筋小麦产业已实现从种植到深加工的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产业化发展,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。通过科技赋能、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,全市农业经济提质增效显著,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