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信阳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、市部署,突出做好“五个强化”,保障企业平稳运行,以“起步即冲刺”的姿态,力拼工业经济高位开局,一季度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3%,高于全省0.5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3位,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一是强化要素保障,推动稳岗稳产。加强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企业的要素保障,推动全市工业企业节后快速复工达产。春节期间,全市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较去年多26家,规上企业节后复工进度、达产进度分别较去年提早1天、4天。
二是强化包保服务,稳定工业大盘。制定《信阳市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》,加强工业企业服务保障,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,每周深入3—4家企业调研指导,主动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,一季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、征地、物流等关键问题264个,帮助企业获得授信贷款22.96亿元。
三是强化动能培育,增强发展后劲。紧盯重点工业项目建设,保障项目顺利推进。全市计划在一季度新开工的64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,带动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.7%,在去年同期快速增长(26.2%)的基础上,增幅再提升31.5个百分点,增速居全省第2位。
四是强化政策落实,激发企业活力。重点落实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政策,支持企业扩大生产。编制惠企政策宣传册3000份,走访企业1900余家次,先后举办一季度“开门红”政策宣讲会、满负荷生产奖励政策推进会,跟踪指导企业享受政策“红利”,已向省工信厅推荐149家企业,拟申请奖励资金2700万元。
五是强化监测调度,夯实制造根基。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,实施制造业企业生产用电监测预警机制,下发《预警提醒函》17期,督促县区对用电波动企业重点关注,及时帮扶。一季度,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6%,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.3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.2个百分点;全市3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,2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,增长面达80%,17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两位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