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山县:非遗文创 把你“萌”化了

2025年07月31日 来源: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

  最近,随着LABUBU火爆全网,2025年的消费市场,各类毛绒玩具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。

  河南各地景区、博物馆也纷纷跟上潮流,亮出自己的绝活。从河南博物院的“豫博烩面”到洛邑古城的“铲宝”,再到殷墟博物馆的“亚长兵器库”......

  小小的文创产品带来满满的情绪价值

  在当下,年轻人对非遗文创和毛绒玩具的偏爱,其实藏着对“慢”与“真”的集体向往。非遗文创的吸引力,在于它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与历史对话的通道。年轻人买下的不仅是一件物品,更是对“时间质感”的收藏。而毛绒玩具的柔软触感、萌化造型,像一个无声的拥抱,能快速消解工作与生活的紧绷感,成了年轻人对抗焦虑的低成本方式。这些文化的衍生品,既有与历史连接的厚重,也有与自我对话的轻盈,最终实现了文化价值、情感价值与生活价值的共生。

  罗山的这些特色文创,你拥有几个?

  罗山非遗勾花也变身成“软乎乎”的治愈系小可爱啦!这门指尖上的“魔法编织”,织出了大别山区的灵秀与温柔,每一个精巧的网眼都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匠心密码。它不仅是豫南民间技艺代代相传的温暖符号,更是现代人揣在兜里的“手工小确幸”。勾花朱鹮更是把可爱值拉满,突破了传统非遗的刻板印象,互动感直接爆棚:你瞧它红扑扑的脸蛋对着你歪头,仿佛在说“快来抱抱我呀~”。就让这只“会飞的勾花小宝贝”温度地陪你度过每一天吧!

  罗山的土陶,是从淮河岸边泥土里“长”出来的!老艺人把带着晨露的陶土揉成圆滚滚的模样,窑火一烧,就有了胖乎乎的陶罐、俏皮的茶壶、歪脑袋的茶杯。粗粝的陶纹里藏着豫南乡村的风与月,摸起来暖乎乎的,像揣着一块晒透了太阳的田埂土。这套文创最懂“贴贴”生活,把这份带着泥土呼吸感的文创带回家,就像把罗山的田埂、窑烟和老手艺的温度,都藏进了日常里~

  罗山的皮影,是从灯影里跳出来的“灵动小精灵”!老艺人将驴皮剪出细细的纹路,染上红的绿的鲜亮颜色,再给武将缀上能晃悠的小盔甲,给仕女绣上会飘动的小花边,一个个巴掌大的皮影人儿就这样诞生了!这套文创最会“互动”,阳光一照,影子投在墙上,就是一场专属的皮影大戏。把这些“会唱戏的小宝贝”带在身边,就像带了一段会动的罗山故事!

  罗山的非遗文创里,罗山剪纸绝对是“团宠级”的存在!老艺人的剪刀像藏着魔法,红纸在手中翻折几下,咔嚓咔嚓就绽放出了万千气象。特别是那巴掌大的生肖剪纸,小小的一片,却藏着大大的巧思,阳光透过剪纸,照在墙上,生肖们的影子活灵活现,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光影里走出来!这小小的剪纸,不仅藏着老艺人的巧思,更裹着罗山的烟火气与年味儿,拿在手里红扑扑的,连日子都变得喜气洋洋、圆圆满满。